一、築基


精、氣、神乃人之三寶。精是人的生殖力;氣是人的生活力;神是人的生命力。築基法,為的是強化這三寶。


人體內總是經常不斷的自製生殖細胞,只要不過份消耗,自然會蓄積起來。然後利用精(生殖力)的蓄積,可以加強氣(生活力)而使身體健康長壽,更進一步,利用氣以加強神(生命力)使頭腦聰明,精神煥發起來。


二、關竅


關竅,是氣在人體全身流通時,必須通過的身體部位。


1.  丹田:位於臍下(指內部,非指肚皮)為行法的根元所在。


2.  陰矯:位於陰部與肛門的中間。


3.  尾閭:位於尾骨骨,脊椎的末端,乃築基至開關緊要的地方。


4.  夾脊:位於指脊柱中間部份。


5.  玉枕:位於後腦部頸上凹陷處,兩個枕骨的中間。


6.  靈台:位於頭頂部。


7.  印堂:位於雙目的中間。


8.  膻中:位於雙乳的中間。


9.  丹田所培養的氣,將依序經過這幾個關竅。


即我們身上所蓄積的精,先集中於丹田,在丹田培養成氣發出來,向下走集中於陰矯,通過陰矯,上昇到尾閭。只有有恆心,能通過尾閭,就能繼續通過夾脊、玉枕而達到靈台。一旦到了靈台,便是下降的途徑,當依序經由印堂,還返回到丹田。


三、靜坐


築基法由靜坐開始。


靜坐服裝:宜寬鬆自然、放鬆。


靜坐方法:只要覺得舒服即可,不一定要盤腿。


房間宜清潔,空氣流通。靜坐時要用坐墊,必須心靜後再坐上去,如果心未靜,可以散散步,等到心靜再開始。


靜坐時專心,不要理會外界的聲音,雙眼閉起來,捨棄一切雜念,嘴輕輕閉住,舌頭抵住上顎,流出唾液時就慢慢嚥下。


靜坐需要耐性與恆心,每天兩次,一早一晚,各半小時為好。


四、呼吸


進入靜坐後,首先要調整呼吸。實行丹田呼吸法後,心境逐漸平靜下來。心靜後,閉起眼睛將意念集中到丹田,如此行法,經過一百天左右,生理能逐漸加強,而從丹田處發出一股暖氣,暖氣多了,便可開關展竅。


五、河車


丹田發出氣後繼續靜坐,如此氣會漸漸蓄積,不但感到一股熱力,而且在丹田處會感到震動。


這時候,若將意念集中於丹田,則所蓄集的氣將充滿丹田,向上下溢出。向上溢出的氣,只衝擊上身,不行上去。但向下溢出的氣,下走陰矯,似水管導流。這些氣到達陰矯,稍停蓄一下,逐漸加強,竟往上竄起,突破陰矯,這時候陰矯有一股又熱又痛癢的感覺。


通過陰矯的氣,往上竄,到達尾閭。很多人由於尾閭的関竅未通,使氣到此停住,結果半途而廢。


這時候要靠更強的意念凝聚丹田,在丹田培養強大的氣,衝擊到尾閭。再把意念凝聚尾閭,尾閭處感到有一股震動時,氣已通過尾閭了。


通過尾閭的氣,經過脊柱再上行,到達夾脊。通過夾脊的感覺,因人而異,不過大致感覺脊柱在中間。氣到達夾脊後,受阻情形較少,只要意念凝集夾脊,而上行至玉枕的氣,再到達頭頂部的靈台。


靈台以後,即往下行,大多數能順利通過印堂、膻中,而再回到丹田。氣在人體全身運行的經過,大致如上。氣由丹田,一路昇到靈台,仙道稱為進陽火。由靈台下降回到丹田謂之退陰符。合陽火、陰符二者,稱之為河車。轉河車,陽火較陰符為難,陽火的過程一旦到了,陰符也就簡單了。


六、採藥


以上述方法氣轉河車,身體會變成健康、長壽。進一步,當氣能自由運行全身關竅,在氣升至靈台時,不要立刻使其下降,利用意念集中方法,使氣停蓄於靈台。如此,口裡唾液變甜,嚥下去會有一股芳香的感覺。使氣暫停-靈台,謂之溫養。


經過溫養後的氣,將變成藥,這種功夫,謂之採藥。從此身體成為藥,各種疾病就無法侵襲,因此自能獲得健康、長壽。


七、靜坐方式


現在的人生活緊張,工作繁忙,容易產生心理不平衡和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。治本的方法,便是靜坐。


八、調身


按照自己身心的情況,選擇坐姿(最好盤腿)


青年人宜雙盤,中年人較宜單盤,老年人宜散坐,要保持姿勢端正和安定,容易放鬆身心。靜坐須要者無念,坐式儘可不拘。


九、調息


一般人用肺呼吸,呼吸短促,心情急燥。靜坐用()丹田呼吸,呼吸要緩、慢,心臟的負擔便能和緩,較易得到心理的安定。換句話說,呼吸數減少法,是最有效率的呼吸法。如果調整好了呼吸,心也自然調和。


丹田呼吸法:<>在肚臍上加些力呼吸,若以腰部的力量將肚子向前托出,複式呼吸就很容易。那就是以腹部一放一收來呼吸,如果做不好,便是腹部托出的程度不夠,肚臍集中了自律神經,且能控制自己的心。<>除去雜念,自一數到十呼吸,此法使心平靜,亦可治神經過敏。


十、調心


<>集中法:理想的狀態,就是「不想」、「非思量」,將心意從紛亂、煩惱中集中和統一起來。高度精神集中,身心力量驚人。


<>轉換法:正面、反面,翻來覆去,想了又想之後,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,便可迎刃而解。


<>聯想法:湧上雜念,讓它繼續發展,一層一層清洗,髒衣服終有洗潔淨的時候。


<>暝想法:暝想即是內省、顉悟、返照,使自心如明鏡止水,安心立命。人們只追求表面的知識和外界的事物,卻失落了自己和自己的心。心理健康遭到破壞,理由在此。而靜坐則可強化身心健康、展開人生。


靜坐方法,有守竅的、有不守竅的。一般打坐均採守竅原則。守竅是精神統一意念集中,守住身體的某一竅道而言,也就是「擊心一處」或「制心一處」的辦法。守竅的部位很多,隨師指點而異。普通常用的,有守上丹田法、守中丹田法、守下丹田法、守命門法、守湧泉法。


初學以守下丹田法為穩定而普遍。下丹田在臍內約半寸處,即「關元穴」,為人體上一個重要穴道。具有強壯作用,能培育元氣,增強機體功能。


守竅的要領,即宜因任自然、毋忘毋助。在似守似不守,似有意似無意的狀態下行之,不可太過勉強。久久自可由雜亂斷滅而至一念不生,寂然不動之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元禪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