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時電子報   更新日期:2009/10/20 15:03 中時健康 楊格非/台北報導


「別和我一起墜入黑洞般的情緒深淵。因為,我需要一雙堅強有力的手,將我拉回這世界。就算我放棄了我自己,也請你,不要放棄我。」來自一位憂鬱症患者的心聲。許多民眾在搭乘捷運時,都看到了這麼一段令人動容的短文。


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自殺防治中心副執行長 高偉 君表示,該中心成立迄今約有1500筆自殺通報資料,在通報一開始,近七成來電者拒絕接受後續關懷,但經過專業人員的後續追蹤,實際拒訪率僅4.8%


高偉君指出,許多自殺企圖者傾向壓抑內在的求助需要,武裝自己,習慣拒絕他人的協助。自殺企圖者壓抑內心需要,可能來自於一般大眾對於自殺都採負面態度。


據台北市自殺防治中心針對一般大眾進行的自殺防治觀念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,20%民眾認為自殺者不值得同情、56%認為自殺行為是懦弱的表現、34%認為自殺是有失顏面的事情。


另外,有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,說出自己想自殺的人,並非真的想死,只是在發洩而已。正是這種心態,造成了許多人心中難以抹滅的遺憾。


「民眾的自殺防治教育仍待持續努力!」 高偉 君指出,自殺企圖者只是一時走進迷霧裡,如果能在關鍵時刻中,握到堅定的雙手、遇見理解的眼神,就能萌生一股跨越阻礙的力量。


為了使民眾更能感同身受地瞭解身邊的人陷入生命困境的心情,並進而伸出援手,台北市政府衛生局、自殺防治中心選出了多篇自殺防治徵文比賽,投稿者們勇敢地揭露自己或親友自殺所造成的心理衝擊,洗鍊的文字讓人印象深刻。


例如,轉念就有轉機「我沒有帶走兒子的生命,並決定把自己的生命留下來。再看一眼愛你的家人,活下去就有希望。」


傾聽與關懷的力量「我低著頭,強忍著淚水,但它卻不斷不斷的湧出......。晚上的操場很涼爽,他們拍著我的背,安靜地聽著我說......。那天晚上,我們都沒有讀書。不過,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的我,笑了。」


自殺遺族的思念與體會「過不去就和過去和解吧!雖然微笑時依然會落淚,雖然思念間依然會傷感,但我已明白,人生總會過去,愛卻沒有終點。」


高偉君指出,透過文章字句,描寫出動人的生命故事。誠如其中一位作者所言「我們只是在這灰濛森林中迷了路,暫時的走錯方向,一定能走出去的!不論多久,請你必懷抱著希望。」如果真的覺得跨不過眼前這一關,請與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聯絡,專線為19998858(幫幫我吧)。


中時健康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2,23&id=8271


 
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1020/4/1tbqh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元禪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