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現代社會生活步調快速,電腦、網路、手機等現代科技,有時反而增加人們的工作負荷,因為不論何時何地,都可以工作,也必須工作。法師常說「忙人時間最多」,可以談談期中的秘訣嗎?如何在忙碌中保持休閒的心呢?


答:工業革命以後,機是能大量生產,取代了人工,一時之間就有許多人失業,工作都被機器搶走了。漸漸地,機器愈來愈精密,產能愈來愈良好,社會的物質文明也愈進步。


人類的慾望,是無止境的。當物質條件變的豐富後,就開始追求另一個境界,有時並不是物質需要不滿足,而是要更多、更多;人變的富有了,就要求滿足的成就感,我有新的發明,別人也有更好的創新;地球看夠了,就要上月球;月球去過了,就要上火星、金星,征服外太空。這樣的狂想,是永遠不會滿足的。


就算未來有了「太空旅行」,可以讓人遊歷好幾個星系,也不管造太空船、火箭要花多少錢、花多少人力物力,總會有人去追求的;皆下來,就煩惱時間不夠了,拼命競爭。


人也不斷跟自己競爭,今天要比昨天更好、今年要比去年更好。公司創立了,就要拼股票上市、上櫃;公司股票上市、上櫃了,就要拼合併,不斷追求更大的公司,不但要當「台灣第一」,還要追求「世界第一」。一連串的競爭與追求,只是讓自己忙碌,沒有一刻得閒。


雖然電腦、網路、通訊科技等,讓人做事更方便、更有效率,但沒有用的。因為人類會不斷給自己更多的任務、更多的追求目標,新工具的出現,並沒有讓人省下力氣。


在競爭、忙碌的生活中,規劃自己的時間、工作十分重要。只有好好規劃,時間才能有意義的發揮;如果不計畫,白白讓時間過去,這叫做蹉跎歲月。


大家最好仔細想想,每天可作多少件事。許多人平常喊著好忙、好忙,但假日時,一睡就到九點,懶懶地起床,看一下報紙,兩小時一下子過去;日後吃午飯、睡午覺、上網,下午就過去了。或者逛街、喝茶,此時已經晚上了。再看一下電視、上網,又是晚上一、兩點,該睡了,明早又要趕上班。因此,有了新科技,人們不是利用科技讓自己時間便多,而是沈迷在新科技裡,把自己弄得很忙、很累,把時間都浪費了。


曾經一個西方名人說過,若有事要快速完成,最好找忙人來做。我一年到頭是沒有週末、沒有假日的。但是我的時間好像比許多人還多,而且多很多,同樣的時間,我能做很多事,因為我能把握時間、規劃時間,做該做的事。


 


---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<<方外看紅塵>>---


 


http://www.ddm.org.tw/ddm/master/main.aspx?cateid=490&contentid=14804&page=2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元禪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